首页 > 图片新闻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孙彧一行到访省社科联
2025-09-17

  9月16日下午,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主持召开座谈会,与来访的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孙彧一行,就以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大纵深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有组织科研为抓手加强协同攻关与人才培育,携手推进社科工作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暨南大学副校长张小欣和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曾赠,党组成员、兼职副主席叶金宝,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一级巡视员钱永红等出席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孙彧书记代表暨南大学对省社科联长期以来给予学校人文社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鲜明的办学特色、显著的综合优势。他指出,近年来暨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坚决贯彻落实学校“擦亮暨南金字招牌”的总体部署,围绕“搭大平台、组大团队、拿大项目、出大成果”的工作理念,在高层次平台、高水平团队、高级别项目、高水平成果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加快“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当前,省社科联推进实施的系列创新举措,让全省社科界普遍受益,令暨大社科同仁倍感振奋。立足新起点,暨南大学十分愿意与省社科联深化拓展全方位的务实合作,深挖已有合作潜能,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尤其希望省社科联在做优做强社科重点实验室、推进区域国别研究、助力数智华文实验室升级等方面给予学校更多精准有力的指导,使之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学科融合与成果转化,携手为推动广东社科事业繁荣发展、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李宜航对孙彧书记一行到访省社科联表示热烈欢迎,对暨南大学人文社科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他指出,暨南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华侨最高学府”,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中都具有独特地位,学校人文社科事业蓬勃兴盛是我国高等教育、我省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精彩例证和生动缩影,有实力、有条件在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在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上彰显更大担当、作出更大贡献。当前,省社科联深入实施“体系性变革、集成式重塑”,根本指向就是要统筹动员全省社科界“五路大军”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精准发力、聚智赋能,更好彰显社科事业“两个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作用。建议双方抢抓历史机遇,以深化拓展务实合作为载体打造学术共同体,以此次深化合作为契机,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培育青年理论粤军等道路上双向赋能、彼此成就,共同点亮广东学术的灿烂星空,共同书写更多动人佳话,为广东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一是着力向实里进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上挑大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特别是省委“1310”具体部署,凝练研究方向,明确攻关重点,实施联合作战,以有组织科研为总抓手快速产出独树一帜的高水平成果,并通过南方智库专报这个主渠道,把决策咨询服务做的更加出新出彩,让社科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可感可知可行。

  二是着力向新处突围,在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上立标杆。要用好社科重点实验室等“新基建”和大科学装置,实体化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同时注重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推广应用,不断在抢占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上把握更多主动。

  三是着力向未来筑梦,在托举青年才俊脱颖而出上趟新路。携手做实社科“扶青计划”,用好广东青年学者学术原创出版基金,办好青年学术工作坊,不断在实质性破“五唯”上探索一些可行性路径,让社科事业繁荣发展的红利更多地惠及青年专家学者,助推岭南文脉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四是着力向域外拓展,在助力抢占国际话语权上当先锋。共同办好《侨批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特色集刊,尝试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品牌,持续把暨大的人才优势、研究优势、传播优势、情感优势、渠道优势持续转化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致胜优势,源源不断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助力。

  暨南大学副校长张小欣、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杨杰、华文学院院长侯兴泉及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程国赋等,围绕提高科研项目申报与立项效率、优化省社科奖评审机制、提升智库成果采纳与影响、推动华文教育提质增效及深化地方特色学术研究等,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与会的省社科联领导及业务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现场对接,共同商讨完善政策对接机制、健全评审专家库、加强学术与实践融合、打造学科品牌及拓展国际合作网络等具体举措。

  暨南大学本科生院执行院长、教务处处长刘涛、管理学院院长黎文靖、计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林仲轩、传播与边疆治理研究院院长郑亮、社会科学研究处副处长曹志鹏,省社科联学术规划部主任吴仲文、社团工作部主任陈伟、社科普及部主任余静波等出席了调研。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5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粤 ICP 备 06074866 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 邮政编码: 5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