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新闻
简史不简,在这里读懂一个怎样的广东?
2025-08-16

  《广东简史》新书发布暨“读懂广东”名家对谈活动在南国书香节广交会展馆成功举行。

  2025年8月15日上午,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广东教育出版社承办的“赓续岭南文脉  勇立时代潮头”——《广东简史》新书发布暨“读懂广东”名家对谈活动在南国书香节广交会展馆成功举行。在活动现场,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南方传媒总经理叶河,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廷惠,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尹德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分别致辞。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陈春声,广东历史学会会长李庆新,广东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金超,知名图书博主赵健参加对谈。

图片

  南方传媒总经理叶河在致辞中指出,广东省出版集团致力于出版具有时代高度、历史深度和文化厚度的精品力作,以《广东简史》出版为契机,继续讲好新时代的广东故事、中国故事,展现广东“走在前列”的文化担当。

图片

  广东省社科院院长王廷惠认为,《广东简史》这部书“通”的特色贯穿始终,不仅贯通古今,而且融通中外,立体呈现了广东开放多元的文化源流。

图片

  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尹德慈认为,《广东简史》坚持正确的党史观,注意吸收学界关于广东地方党史的最新成果,集政治性、学术性、普及性、时代性于一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图片

  李宜航代表编写组向关心支持本书编撰的各位领导、前辈学者和出版同仁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他指出,编写《广东简史》的初衷,正是希望通过梳理这片土地的文明脉络,让更多人读懂广东的“前世今生”,理解中国历史进程中这颗南国明珠的独特分量。随后,他围绕坚持“贯通古今”的视野、秉持“融贯中外”的胸怀、追求“史论结合”的严谨等三个编写原则,详细回顾了编写组三年来的编撰历程。

  他认为,这部著作的完成,离不开各方的鼎力支持:省委宣传部的悉心指导为《广东简史》指明方向,省社科院的学术积累为书稿奠定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的精心编校让书稿最终成型。尤其难忘的是,多位史学专家不顾工作繁忙,逐章审阅书稿,提出许多真知灼见。编写组同仁们三年来焚膏继晷、反复打磨,在史料考证中辨伪存真,在观点碰撞中凝聚共识,终于让这部六十万字的著作得以问世。他提到,综合卷只是《广东简史》多卷本的开篇之作,还将陆续推出政治制度史、经济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等专题卷,更全面地展现广东历史的丰富内涵。他期待这套丛书能成为党员干部了解省情的“教科书”,成为青少年传承文脉的“启蒙书”,成为社会大众读懂广东的“手边书”。

  最后,他衷心祝愿南国书香节圆满成功,恳请读者继续关注和支持《广东简史》的后续编撰工作,期待《广东简史》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广东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

  活动期间,全场嘉宾共同见证了《广东简史》的新书揭幕和赠书仪式。

图片

图片

  现场还进行了“读懂广东”名家对谈活动。陈春声从历史人类学角度出发,以其多年深耕的华南区域经济史为切入点,阐述了广东历史中基层文化习俗与经济结构的互动关系。李庆新特别指出,广东“海洋经济”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建设海洋强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张金超聚焦近代广东的革命风云,回顾了孙中山等革命先驱在岭南大地播撒民主革命火种、发动反封建斗争的壮阔历程。参加对谈的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广东简史》的学术价值和出版意义,一致认为这部六十余万字的鸿篇巨制,以严谨的笔触和扎实的史料,揭示了广东的文化基因,是一部地方史志的杰作,更是广东社会研究的新标杆。

图片

  《广东简史》作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的重大项目,汇集广东省社科史学界四十余载研究之精华,由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领衔,广东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海洋史研究中心)骨干团队历时三年倾力打造。全书约六十万字,依时间为序分为五编二十章,囊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民族、华侨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历程。该书纵向钩沉古往今来,横向联系中国史与世界史,将岭南文明的发展置于中外文明交流的大背景下加以呈现,全景勾勒了岭南社会的千年画卷。

图片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5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粤 ICP 备 06074866 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 邮政编码: 5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