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炎热的盛夏,有“全国人口第一村”之称的揭阳普宁大长陇村来了一群顶着日头、走街串巷的年轻人。他们是由广东省社科联组织的21名专家学者,是“广东典型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第二批驻村调研工作队,将在这里开展为期21天的蹲点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有关部署要求,省社科联近期统筹指导全省社科界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调研组,兵分九路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在助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中努力发挥“思想库”“智囊团”“连心桥”作用。大长陇村,是“广东典型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今年选择的第二个调研点。
大长陇村常住人口达4.5万人,以陈姓单姓聚居,历史悠久,素有“全国人口第一村”之称,对于观察中国乡村社会变迁极具代表性。主要由省社科院和高校专家学者组建而成的“广东典型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第二批驻村调研工作队,共21名专家学者,于7月23日进驻该村,开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深调研。调研工作队将围绕如何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力与组织力、提高村民自治机制创新与实践效能、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与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快数字技术赋能治理精细化转型等现实课题,采取跟班作业的方式精准了解掌握情况,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调研工作队共分成综合、土地、产业、人口、文化、乡村治理、公共服务、乡村建设等8个入户小组,力求全方位摸清、多维度解析这一超大规模、特色鲜明乡村的演进规律和发展路径。
为推动调研工作走深走实,7月25日至26日,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率队赴长陇村与工作队员一起开展入户调研。8个调研小组,分头前往大长陇村下辖的自然村灰下村,走进农家院落,坐下来与村民促膝长谈,耐心倾听村民对村庄发展的心声与期盼,全面掌握“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第一手资料。随后,大家又顶着烈日来到田间地头,详细了解村民的耕种意愿、土地利用、作物种类、收成及生产困难等情况。
李宜航对调研工作队前期扎实细致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殷切期望。一是要脚沾泥土,真正深入基层。调研工作队员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既“人到”基层,更“心到”基层,要在农民群众生活生产的场景深处把村情民意摸清吃透。二是要心怀真情,掌握全面情况。要俯下身子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真正做到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围绕村民反映最迫切、最强烈的问题,勤学善思、问计于民。三是要善于观察,努力追本求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性,增强观察力、辨别力,善于发现、分析、总结问题的本质根源,围绕村民所思所盼,助力破解农村社会的发展瓶颈和痛点难点。四是要端正作风,谋良策出实招。要时刻以社科工作者的严谨学风和科学态度对待调研,确保研究成果经得起实践和群众的检验,努力撰写带着泥土芬芳的社科答卷,为广东“百千万工程”生动实践贡献社科智慧和力量。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省社科联学术规划部副主任张杰炜等参与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