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省社科规划2025年度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东纵队系列研究》开题会在省社科联10楼会议室举行。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出席并讲话。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许德友,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及课题组全体专家学者出席。
会上,课题组负责人、省社科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张金超研究员汇报了预研准备、任务分工、进度安排、科研保障等情况。课题组成员、《广东社会科学》总编李振武研究员,课题组成员、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艳芝副教授等8位专家学者分别汇报了各个子课题的纲目体例、主攻方向、预期成果等情况。大家一致表示将以高度的政治站位、一贯的历史自觉、严谨的治学态度高质量完成任务,坚决做到使命必达、不负重托。
李宜航指出,纵队革命史是广东红色文化研究的一座富矿,也是广东革命史的一张金色名片。高质量迅速部署展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东纵队系列研究》课题,旨在走深走实有组织科研、持续产出原创性成果,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希望课题组全体专家学者对标一流自我加压、矢志原创深耕细作、倒排工期计日程功,最终做成一套能经得起历史检验、能成为学术骄傲、能充分彰显求真原则和致用功能的精品之作。
会议期间,大家还就推动有组织科研、建立健全省社科规划重大委托项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8条基本共识。1.课题研究导向应正确、论据应精准,自觉弘扬优良学风,共同维护良好学术生态。2.课题组首席专家应有较高知名度或学术影响力,全过程深度参与课题研究,做到既“挂帅”又“出征”。特聘教授、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省领军人才、知名学者优先。3.课题组一般应有适当比例的中青年专家学者,并注重通过以研带训,发掘培养助推青年人才脱颖而出。4.课题组应在开题会上详细汇报课题研究整体规划和子课题推进方案,实行挂图作战、精兵突进。每半年或一个工作阶段,应主动通报一次研究进展情况。5.研究中期应组织一次成果研讨暨研究工作推进会,报告和展示阶段性研究成果,谋划下一步重点研究任务,并向省社科联提交专项报告。会议应有国内外公认的权威专家出席。6.结项报告应不少于3万字,查重率应不高于15%,同时应形成一个5000字左右的简版研究报告。7.结项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应至少满足以下指标中的两项:①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②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署名人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篇(含1篇)以上;③在中央“三报一刊”或省内主要媒体上发表理论文章1篇(含1篇)以上;④出版一部专著。8.成果转化应可感可行,应用型研究结项前促成的落地项目应不少于1个(含1个)。
省社科联学术规划部副主任张杰炜,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