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要闻
第三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评选揭晓
2019-09-23
       为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精神,推动我省(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组织开展了第三届“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评选活动。经专家评审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核准,决定授予卢晓中等10位同志“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以下是10位优秀社会科学家简介(以姓氏笔划排序)。

  卢晓中:拓展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中国化新领域

  卢晓中,1961年生,江西人,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我国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第一,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领域作出重要贡献,着力构建和完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体系,为教育学发展理论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领域的运用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理论的中国化做了开拓性工作,并从发展理论的角度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第二,在比较教育学理论体系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构建了“比较教育学基本理论—国际教育—发展教育”理论框架,并在国际比较教育的专题研究和国别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第三,在教育决策咨询领域有着重要影响,近20多年带领团队为国家和广东推进教育现代化重大战略提供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多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3项。个人荣获“广东省首届优秀青年科学家”“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

  李凤亮: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的理论探路者

  李凤亮,1971年生,江苏人,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兼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他在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研究两方面均作出重要建树:从建构“昆德拉小说诗学”出发,深入阐述了当代叙事理论的发展趋向,被誉为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系统研究“第一人”;提出“跨地域的‘中国现代诗学’”“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整体观”等主要观点,成为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的“拓荒者”;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理论“探路者”,坚持和倡导“发展论”的文化观,在文化科技融合、新兴文化业态研究方面具有开创性成果。

  他近年潜心文化产业、文化创新研究,在艺术原创、城市文化、创意经济、文化软实力等研究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在机理与战略路径研究”等,出版著作25部(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文化评论近200篇。积极推动文化产业智库建设,为国家和地方文化健康发展理性建言。

  李凤亮教授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深圳市“鹏城杰出人才奖”等。

  李宗桂: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探索者

  李宗桂,1952年生,四川眉山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表彰的“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化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

  他长期从事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当代中国文化、现代新儒学。主要著作有《中国文化概论》《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中国文化出路探讨》《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等,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内的课题近20项。论著获得包括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图书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奖励近20项。

  何自然:中国语用学研究的拓荒人

  何自然,1937生,广东中山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曾任广州外语学院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教务处长、涉外秘书系主任、全国高校文科基地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研究室主任、学术刊物《现代外语》编委会副主任;广东省高校高评委英语学科组组长、广东省翻译人员高评委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社科联第二届委员、广东外语学会副秘书长、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他是我国语用学领域的开拓者:1988年出版国内第一部语用学著作《语用学概论》,获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1992);因参与创建我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优秀奖及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89)。2003年创立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任创会会长,现为中国逻辑学会语用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1978年以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逾200篇,出版译著、论著及合著10多部,率先将模因理论引入语用学研究,出版专著《语言模因理论与应用》,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一等奖(2014)。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他的论著被引次数多年来排在全国前列,并多次入选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名单。

  隋广军:新型高端智库探路者

  隋广军,1961年生,北京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协广东省外事侨务委员会副主任。他长期从事战略管理、“一带一路”建设与产业合作、全球经济治理等领域的前沿研究,在产业经济学领域具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研判国际经贸形势,提出多项对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作为学校经济学科带头人领衔组建的“全球经济治理”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目录外新增二级学科博士点。积极承担并探索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工作,创办了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主持完成的调研或咨询报告受到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及外交部的长期关注。由于成绩卓著,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获批为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外交部政策研究重点合作单位、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广东省首批重点智库、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广东基地。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编写的《全球智库报告2017》中,位列亚洲大国智库第87位;在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带一路”地方智库排名中位列第三。他三次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获外交部等部委奖项,其中研究报告《广东对外开放新格局:挑战与应对》获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调研报告类一等奖。

  朱桂龙:产学研合作创新理论的开拓者

  朱桂龙,1964年生,安徽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全国较早围绕跨学科研究组织管理、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等主题开展科技创新管理的前沿性和交叉性研究,并提出“虚拟科研组织”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组织”概念,成果丰硕。

  20余年来,他始终坚持以实践导向研究为宗旨,加强中国情景特色的科学问题凝练,研究构建了基于能力结构视角的中国产学研合作SCP理论,并在创新系统管理、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科技评价理论和方法等方面,推出一批创新性研究成果,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命题,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创新管理理论。在服务社会方面,先后就创新体系与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等管理实践问题,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成果得到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为推动广东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作出了积极贡献。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创新管理领域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研究成果荣获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

  李庆新:海洋史学的冲浪人

  李庆新,1962年生,广东揭西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海洋史、经济史、广东地方史研究。积极为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建言献策,在广东历史人文资源调研、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传统宗族与乡村建设、民国时期特色建筑保护等问题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调研报告先后获得广东省多位领导的肯定批示。2009年主持创办全国第一个海洋史学研究机构——广东海洋史研究中心,带领团队承担“南海史”(3卷本)、“海上丝绸之路”“南海经济史”等国家重大课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丝路书香”工程及省社科基金、“理论粤军”等重要项目,致力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史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为我国海洋史学研究与学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主编的《海洋史研究》(CSSCI集刊)2014年以来连续五届被评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优秀人文社会科学集刊,成为国际瞩目的海洋史学专业刊物;其成果获广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专著《明代海外贸易制度》《濒海之地》等得到同行高度好评;参与主持编纂的《广东通史》(全6卷)被誉为“广东史研究的里程碑”“权威的地方史巨著”;参与组织撰写的《广东改革开放史(1978—2018)》成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的开路人

  吴承学,1956年生,广东潮州人。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博士学位分配到中山大学中文系工作,1994年晋升教授,1996年任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被聘为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学术兼职有中山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古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华学》《学术研究》《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等编委。

  他的专业为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体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代表作有《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文学风格学》《晚明小品研究》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三种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项研究课题。其成果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三等奖4项。

  陶一桃: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的研究者

  陶一桃,1958年生,黑龙江人,著名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长期从事中西方经济思想与理论研究,致力于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和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中外自贸区、湾区比较研究。30多年来,她在经济特区尤其在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内在逻辑关系及中国道路实质与内涵的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与影响力的观点。同时,在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提供发展中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代表性论文《经济特区与中国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与《从特区到自贸区:中国自贸区的特殊使命》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其代表性著作《中国经济特区史论》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列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35本重点书系之一,获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011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研究”之成果《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一书入选法兰克福书展,由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英文出版;入选国家“两个工程”项目,由埃及斯福萨法出版社阿拉伯文出版;列入俄罗斯科学院涅斯托尔出版社出版计划俄文出版;入选中宣部“丝路书香出版工程”,蒙古文出版。该书2019年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程国赋:拓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视角和方法

  程国赋,1966年生,安徽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学术兼职有全国明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

  他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打破学科界限,以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研究古代小说,出版《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唐代小说与中古文化》《明代书坊与小说研究》等专著。二是从事古代小说流传与接受研究,出版《唐代小说嬗变研究》《三言二拍传播研究》。三是关注古代文学学术史,梳理、考证古代小说史料,出版《隋唐五代小说研究资料》等著作。他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诸刊发表论文1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国家社科一般项目、青年项目、教育部项目等20余项,获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4次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多种奖项。

主办: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小组 协办:南方网
版权所有@ 2005-200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 邮政编码: 510635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粤ICP备06074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