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广东哲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第九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中山大学哲学系锡昌堂举行。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琪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等省内高校、科研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李宜航书记代表业务主管单位对换届会议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广东哲学学会自1958年成立以来,扎根岭南沃土、深耕哲学领域,始终坚守正确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与价值取向,以哲学智慧关注时代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生动诠释“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精神风貌,为广东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亮点纷呈、成果丰硕:精心打造“实践哲学中文论坛”“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前沿讲坛”“东西哲学与文明互鉴讲坛”等学术品牌;2023年,学会刊物《现代哲学》被评为“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宣传基地”,学会被全国各省区市社科联学会工作会议评选为“先进社会组织”;2025年,张伟会长被评为全国社科联“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

为进一步推动学会高质量发展,李宜航提出三点期望。一是聚焦主题主线,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立足广东改革开放实践,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开展学术研究,为党的创新理论贡献广东智慧;二是锚定标杆标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广东实践,融通古今中外资源,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与辨识度的基础学科示范社团;三是精准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紧扣“十五五”规划部署谋划工作,加强有组织科研,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社科力量。

张琪副书记在致辞中强调,文科教育是塑造灵魂的精神教育,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山大学高度重视文科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作用,始终大力支持文科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与人文情怀。作为学会秘书单位,中山大学将持续重视和支持学会工作,期望学会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广东力量。
会议审议通过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以及《广东哲学学会章程》修改草案,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第九届理事会和监事会。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哲学系系主任张伟教授被选举担任学会第九届理事会会长,周春健当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建洪、问永宁、解丽霞、闫坤如、周峰当选为副会长,吴国林当选为监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