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要闻
汕头大学校长郝志峰一行到访省社科联
2025-10-13

  2025年10月11日下午,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主持召开座谈会,与来访的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一行,就推动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强化科研平台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兼职副主席叶金宝,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一级巡视员钱永红,二级巡视员何方俊等出席座谈。

  座谈会上,郝志峰对省社科联长期以来给予汕头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法治建设、文化产业等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效。

  他表示,在省社科联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先后获批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决策咨询基地,平台功能不断优化,科研资源持续集聚。学校人文社科领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重大、重点项目均有突破,资助强度创历史新高。希望省社科联在科研平台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与支持,助力学校社科发展迈上新台阶,为繁荣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李宜航对郝志峰校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汕头大学长期以来为服务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所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

  他指出,汕头大学“因改革而生,因汕头而兴”,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依托潮汕独特的地域优势,持续推进潮汕文化、侨文化和侨批文化研究,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与本土根基相结合的学术体系,在服务地方、融入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展现出独特的责任与担当。

  他表示,省社科联是省委省政府联系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全省社科工作者之家。省社科联正全力推进“系统性变革、集成式重塑”,深入实施“13129”社科发展战略,充分释放社科界的能量并形成合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

  他建议,双方可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深化合作、做出品牌:

  一是把握“大趋势”,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体系。对已建成的平台体系、交流协调机制进行系统梳理与评估,提升协同效能。聚焦“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公共卫生与社会发展”“文化传播与数字技术”等交叉领域的创新方向,用好已有成果,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社科研究平台。

  二是服务“大战略”,强化“三类研究”支撑民族复兴。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海洋经济与区域发展”“城市公共卫生治理”“人工智能与数字教育”“侨乡研究”等方向,加强应急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推动成果转化,打造社科服务中心工作的新高地。

  三是做好“大文章”,推动学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托学校智库优势,围绕区域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政策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南方智库专报》和相关集刊建设,提升智库成果质量与影响力,让社科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可感、可知、可行。

  四是塑造“大品牌”,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学术交流平台。希望学校依托发展区域文化研究的天然优势,继续在“潮汕研究”“侨批文化研究”等方向深耕细作,讲好新时代侨乡故事,打响区域文化品牌,扩大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

  座谈会上,双方就科研平台建设、决策咨询服务指导、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汕头大学长江传播与新闻学院院长毛浩、法学院院长邓剑光、商学院院长梁强、文学院院长杨庆杰、区域国别与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郑慕强、侨乡振兴中心主任邱国良、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郑红彬、科研处副处长李松、医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林艳和省社科联学术规划部主任、一级调研员吴仲文,社科普及部主任余静波,《南方智库专报》主编兼首席研究员、学术研究杂志社三级研究员郑红军,学术规划部副主任、三级调研员张杰炜,社团工作部副主任、三级调研员简朴等出席座谈。

  座谈会前,郝志峰校长一行还参观了省社科联展览厅、社科之家、《学术研究》编辑部、《南方智库专报》编辑部、“学术集刊”编辑部、“广东学术”编辑部等场所。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5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粤 ICP 备 06074866 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 邮政编码: 5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