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要闻
江西省社科联彭勃副主席一行到访省社科联
2025-09-19

  2025年9月18日上午,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主持召开座谈会,与来访的江西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彭勃一行,就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及社科规划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省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曾赠,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李翰敏,省社科联二级巡视员何方俊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彭勃副主席对广东省社科联给予的支持表示诚挚谢意,并简要分享了江西社科工作的特色探索。近年来,江西省社科联立足本土资源,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红色文化研究,深挖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在革命精神阐释、红色资源数字化保护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聚焦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推动社科研究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广东作为社科强省,在社科实验室协同攻关、AI技术深度嵌入研究流程、管理机制精准高效等方面的实践,为江西省社科联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此次调研重点关注广东如何以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推动理论与实践对接、以AI拓展研究边界、以管理激发社科活力,希望能将这些经验转化为推动江西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动能。她期待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深化两省在期刊共建、技术共享、人才共育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红色文化研究方面优势互补,共同探索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贡献更多区域协同的智慧与力量!

  李宜航书记对彭勃副主席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江西省社科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祝贺。他指出,江西与广东地缘相邻、人缘相亲。从历史看,江西是“文章节义之邦”,广东是“改革开放前沿”,两地共同孕育了岭南文化的开放包容与红色基因的坚韧传承。从现实看,赣粤两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紧密联动,经济互补性强、人文交流密切。江西作为中央苏区核心区,保存了大量革命遗迹与史料,广东是东江纵队主要活动区域和重要策源地,两地共同串起南方苏区发展的历史脉络,为深化苏区精神研究、服务老区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基础。这种深厚的合作基础,也为两省社科界的互动提供了天然纽带。

  他介绍,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广东省社科联新一届领导班子履职以来,深入实施“系统性变革、集成式重塑”,推动社科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赋能”,以“九个转变”为抓手,全力打造最具活力、最具向心力、最具赋能能力的一流社科联。江西与广东的合作,既有历史渊源,更有现实需求。基于两省在社科领域的长期互动基础与新时代协同发展需求,他从“三个共”维度出发,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共筑“红色文化”研究高地。江西是中央苏区核心区,广东是东江纵队主要活动区域和重要策源地,两地同根同源于红色血脉,在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上具有深厚基础。建议以《苏区研究》期刊为重要载体,聚焦“南方苏区经济协同发展比较研究”“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等重点方向,联合开展课题攻关,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务实推进办刊事宜,携手打造“全国苏区研究学术共同体”,共同擦亮红色文化研究的“南方品牌”。

  二是共推“AI+社科”融合创新。广东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算力基础设施等领域优势突出,江西在红色文化、绿色经济等特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两地具备“技术+数据”的互补潜力。可探索共建“跨省社科实验室联盟”,例如联合成立“革命老区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通过共享数据资源、共研前沿课题、共推成果转化,探索社科研究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为全国提供“科技赋能社科”的示范样本。

  三是共促“区域发展”智力支持。紧扣“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围绕“产业转移与承接路径优化”“要素市场一体化机制构建”等关键问题,联合开展深度研究,共同做好“同题共答”的社科解决方案,为两省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强化区域协同效能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座谈期间,双方还就社科实验室建设政策及年度考核机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管理、智库建设、学术社团管理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并对具体事项进行了对接。调研期间,彭勃副主席一行还参观了省社科联展览厅、社科之家、《学术研究》编辑部、《南方智库专报》编辑部等场所,到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广东省社科院海洋强国建设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数字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创新”省社科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省社科重点实验室参观学习。

  广东省社科联学术规划部副主任张杰炜,江西省社科联社科规划办二级调研员刘金爱、二级主任科员潘凯南等有关同志参加座谈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5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粤 ICP 备 06074866 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 邮政编码: 5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