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校党委朱孔军书记率队在广州校区南校园走访了华南农村研究中心、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两家文科科研平台。在座谈交流时,朱孔军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科研平台育人之功能,发挥平台跨学科的特点优势,培育新时代文科人才,持续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服务国家战略。
发挥跨学科优势 培育新时代文科人才
3月18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六周年,校党委书记朱孔军走访了华南农村研究中心,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多年来坚持立足华南、辐射全国,围绕“三农”开展深入研究,成效显著。朱孔军书记听取中心主任吴重庆教授的工作汇报,并与中心研究人员亲切交流。他对中心近年来扎实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坚持开展“家乡田野”主题实践活动,带动学生扎根社会一线开展实地调研的做法表示充分的肯定,勉励大家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朱孔军书记强调,六年前的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六年后的今天,这场座谈恰逢其时,具有重要意义。朱孔军书记表示,我们要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思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扎根社会、了解现实。人文社会科学要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更好发挥研究机构在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性学习,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
党委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教务部、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处、哲学系等有关负责人和教师参与本次座谈。
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 服务国家战略
3月26日,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推进国家智库建设,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召开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专题座谈会,校党委书记、粤港澳发展研究院理事长朱孔军出席会议,研究院40多名教师参加座谈。会议深入学习中宣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研究院推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经验,研究了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就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交流。
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何俊志教授汇报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情况,并提出了下一阶段重点发展规划以及希望学校支持的相关举措。研究院首席专家肖滨教授、陈广汉教授,副院长钟智锦教授及研究院教师代表们作交流发言,就强化学校智库建设统筹协调、加强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智库研究分类评价体系、增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基础理论研究能力、拓展台湾研究等新增长点、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与职业发展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朱孔军书记在总结中指出,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十年来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要感谢长期以来中大港澳研究学者的坚守、开拓和创新。入选国家高端智库以来,研究院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力持续增强,探索形成了一套运作良好的高校专业智库体制机制。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工作,将针对下一阶段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发展规划进行专题研究部署。他希望研究院全体人员着眼大局、着眼长远、着眼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学校百年新征程上再接再厉,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党委办公室、人文社会科学处等有关负责人参与座谈。会前还举行了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展示中心揭幕仪式。该中心集中展示了中山大学港澳研究40多年来服务国家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山大学近年来持续推动文科科研平台建设,依托平台进行有组织科研探索和跨学科资源整合,力求深化多学科协同创新,为新时代文科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助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5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粤 ICP 备 06074866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