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成果
出土东周秦汉文献方言语料整理研究
2018-08-22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全面汇集散见于出土东周秦汉文献中的各种上古汉语方言语料,充分利用古文字学研究手段对其进行考证辨析,同时通过语料的定量分析、共时比较、历时比较,揭示上古汉语方言语料在出土文献中的具体表现。
  2.研究意义
  (1)为上古汉语方言研究提供比较全面可靠、便于利用的出土方言语料。(2)弥补传世文献的不足,丰富深化上古方言的研究内容。(3)加深对秦代“书同文”细节的认识。此外,本课题对某些现代方言成分的溯源以及出土抄本地域来源的确定也有帮助。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1.主要内容
本成果的研究对象是出土文献中的上古汉语方言语料。“方言语料”并非简单等同于某地出土的文字材料(如秦简、楚简等),而是指散见在出土文献中有地域(秦、晋、燕、齐、楚)特征的方言成分,具体包括语音(通假字、韵文、谐声字)、词汇、用字(字形和表词)三个方面。所据出土文献的时段主要集中在东周至秦汉,属于汉语史研究中的上古阶段,具体包括已刊布的所有金文、简帛、陶文、玺印、封泥、玉石等文字资料。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出土东周秦汉文献方言语料整理。这是本课题的基础部分,主要是吸收最新成果,对散见于出土东周秦汉文献中的方言语料进行全面收集、考辨,所收方言语料包括方音、词汇、用字三个部分,涉及秦、晋、燕、齐、楚五大区域。
  (2)出土东周秦汉文献方言语料研究。这一部分分为方音、方言词、地域性用字三个专题。这三个专题又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研究点:①剔除被误释的方言语料,采择新语料,甄别与考证疑难语料,定其时段、地域、用法,追溯其历史流变。②描写归纳各地域(秦、晋、燕、齐、楚)方言语料(语音、词汇、文字)的特点。③与传世文献中的方言语料和相关结论作对比,总结其间的异同,实现研究互补。
  2.重要观点
  (1)出土东周秦汉文献中的方言语料比较丰富,语音、词汇、文字三类方言语料总量较大,经过甄别整理后,可以成为上古方言研究的可靠语料。这一方面的成果中代表性论文为《上古楚方言名物词新证五则》(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语言科学》2016年第2期),《上古齐鲁方言词新证五则》(收入论文集《简帛探微》,中西书局,2016年4月)。这两篇论文利用出土文献材料,着重对扬雄《方言》等汉人所记“麤、、筲、封、䈉”5则上古楚方言名物词和“跂、散、、巨巾、母弟”5则上古齐鲁方言词语作了新证,通过新证可以发现,不少汉人所记方言词不仅可以在出土文献中找到例证,而且透过出土文献的地域特点及时代信息,还可以进一步追溯这些方言词的源头,推定其通行的地域及历史层次。这无疑能够进一步证明汉人所记方言材料的可靠性,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上古汉语方言的研究内容。
  (2)出土文献中所反映出来的方音、用词、用字等方面的特点,与研究者根据传世文献总结的上古方言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可以补充或者修正某些现有的研究结论。这一方面的成果中代表性论文为《上古方言研究中所用出土语料辨析二则》,发表于《语言学论丛》第56辑(商务印书馆,2017年12月,CSSCI来源集刊)。该文结合新出材料及新的研究结论,对上古音研究中曾经使用过的两则出土语料做了辨析。通过辨析发现:出土楚文字中的“”并无“月”义,据此给汉语中“夕”字所构拟的“月亮、月份”古义尚不易证明,同时进一步推论出藏语表示“月亮”、“月份”的“zla”和古汉语中的“夕”在共同汉藏语里的语根应是“*laʔ”,仍有待新的语料去验证。金文中的“嬭”没有“母”和“成年女性美称通称”义,而且所引据的个别金文语料中的“嬭”实为“婦”之误识,因此,以此辅证“古音娘日归泥说”的研究结论并不合适。
  (3)秦统一后结束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在官方层面基本实现了字词的统一,方言成分逐渐减少,但由于语言文字使用的传承性,在某些领域的用字、用词方面尚保留着一些前代的地域性色彩。这一方面的成果中代表性论文《马王堆简帛古文遗迹述议》(发表于《出土文献研究》第13辑,中西书局,2014年12月)。本文首先将马王堆简帛材料中保留的战国楚系古文遗迹做了分类,并且对其特点以及保留下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接着是讨论这类古文遗迹对文字考释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最后是对一些因古文遗迹而未释的字以及误释字作了补释。又如《据战国楚简释马王堆帛书〈式法〉中的两个字》(发表于CSSCI来源期刊《周易研究》2015年第1期)。该文指出:马王堆帛书《式法》中夹杂着大量楚国文字成分,考释难度较大,文字的释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式法》中的“晦”、“民”二字,研究者未能正确释出,遂致二字所在前后帛文无法读通。根据战国楚文字的特点和用字习惯,并结合秦汉文字中的相关字形,本文考释出了“晦”、“民”二字,同时也疏通了二字所在的前后帛文,同时也为出土汉代文献中地域性用字材料的离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4)出土文献中方言语料的整理与研究有助于地域性色彩较强的疑难字词的释读。这一方面的成果中代表性论文为《信阳楚简“乐人之器”补释四则》,发表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CSSCI来源期刊)。该文主要对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遣策所记“乐人之器”简中的四处楚地音乐名物词做了训解,尤其是文中对“瑟 (梡)”为瑟座的楚地专称的考订最为学界认可。该文还因此获得了第一届“李学勤裘锡圭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青年奖”三等奖。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1.弥补传世文献之不足,推进上古汉语方言研究。语料匮乏一直是制约上古汉语方言研究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大量出土文献又因畸零分散、释读意见不一等原因难被利用。本成果将散见于出土文献中的各种上古方言语料汇集一处,并加以考辨,同时与传世文献进行对比分析,这必将充实上古汉语方言研究的语料,弥补传世文献之不足,有力推进该领域的研究。
  2.考证疑难字词,总结方言语料特征,助力出土文献整理。方言词语和地域性用字多为出土文献中难点问题,由此导致的未释之字也比较多见。本成果集中对其中的方言语料进行了整理研究,必将有助于此类疑难字词的释读。此外,本成果整理出的各种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方言语料也有助于明确某些抄本的地域来源或书手籍贯,深入认识出土文献抄本地域传播的复杂性。
  3.提供历史借鉴,深化方言与共同语关系的认识。相对于当时大量的通语语料而言,出土文献中的上古方言语料比较有限,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找到更早的历史来源,抑或是进入共同语保留在了其后的文献当中。因此,总体看来,“文字异形”、“言语异声”并非主流,统一的汉语共同语乃是客观存在,这与当前我国的语言生活实际基本一致。因此,本成果在深化方言和共同语关系的认识方面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范常喜 中山大学教授)

版权所有@ 2005-200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 邮政编码: 510635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粤ICP备06074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