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成果
岭南农业史
2018-05-10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为了展示广东上万年的农业历史和地方特色,为当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2)传统社会中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文化活动,是岭南区域文化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岭南农业史可以为岭南文化、岭南地方史的研究增添丰富的内容。
  2、本成果主要内容
  全书约48万字。叙述范围是狭义的岭南,叙述时间为新石器时代到1949年11月的岭南农业史。是以农业科技史、农业生产史为中心的,包括了农业经济史、乡村社会史、农业文化史的农业通史。由于广东农业历史进程的特殊性,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各编章节体例和叙述方法各有不同,重点在明清和民国的农业。
  上编分为三章,共12万字。第一章是新石器时代到秦以前原始社会的农业。用农业考古资料论证了岭南人类从采集渔猎业向原始农业过渡的情况。本章利用最新的挖掘报告考证了石峡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原始农业发生、采捕业的发展概况。第二章是汉六朝唐南汉时期--传统农业的起步时期。分析了汉六朝、唐代、南汉对岭南农业政策的变化。两汉出土的明器表明移民一度带来先进的农业技术。这一时期的农业工具、水利技术萌芽、稻作、园艺作物和经济作物、渔业和副业均有进步,农业文化有本地特色。但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水平与岭北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第三章为宋元时期的农业--传统农业的变革时期。指出这一变革的核心内容是在珠江平原、潮州平原等地的围田地区以精耕细作农业代替了刀耕火种、火耕水耨的粗放农业。移民传播农业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技术进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叙述了牛犁、耙、耖、秧马、水车等农具的应用;叙述了平原堤围和山区陂塘水利的进步,耕地的开垦、栽培技术的提高,标志性的事件是在平原围田区的稻谷亩产量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分析了广米的来源及其对宋元国家的重要性,以及经济作物、林牧副渔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广货中的“广米”、“广香”、“广珠”、“南药”、园艺作物等产品的交易,繁荣了广州城的市场,促进了广州的对内对外贸易,造就了乡村追求土地资源和水利资源,热心经营农业的--“富有阶层”;乡村中出现水利社会的雏形,农业文化的传播使乡村中出现“耕读传家”的传统。宋元农业的发展为明清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篇为明清时期—传统农业的飞跃发展,共19万字,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制度与技术”,叙述当局的农业政策、人口和耕地的增长;先进农业工具的广泛应用;肥料应用、土壤耕作和栽培技术都出现变革。第二章为“农田水利、农田生态与生态农业”,全面统计了全省平原、台地、山区农田水利工程的数量和技术特点;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出现稳定的农田生态,在西北江三角洲形成水利工程、基塘工程、围垦工程结合的农业工程系统;叙述了岭南有特色的各种生态农业技术。第三章为“主要农业经济部门”,叙述了稻作农业、甘蔗栽培、蚕桑业在岭南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园艺作物中主要果、蔬、花卉等的栽培情况和技术,“果箱”在岭北热销。第四章为“其它农业经济部门”,分述茶、葵业、纤维作物、染料作物、席草栽培、油料作物等的栽培,以及林业、畜牧业、捕捞渔业和咸淡水养殖业、农家副业和农产品加工、储存技术的发展。上述农业经济部门不同程度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性农业的发达。第五章为“农产品贸易和农家经济”,叙述了明清墟市的不同数量变化和地理分布,中心市场广州和佛山、市镇对农林产品流通的作用;分述了稻、糖、丝绸、畜牧、林业等主要农产品的营销网络。本章对农家经济分析用力尤多,指出经营地主是一个稳定的阶层;自耕农通过力农可以上升为富农或地主。租佃式经营是这一时期土地经营的主流,分述稻农经济、果农经济、基塘农户经济、蔗农经济等,以史料分析和计量分析结合叙述了这些佃农经济的情况,进一步指出租佃农中存在糊口生计型和资源依赖型、市场依赖型的不同类型。第六章为“农业组织与农业文化”,分述农业聚落和宗族组织,这些农业组织的稳定性是明清农业大发展的社会基础;水利社会完善是这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另一成就;水利规约等的乡规民约对农业生产正常进行有作用;这一时期产生了各种特色农业文化,特别指出从宋元的“耕读传家”向“士农工商皆本”转变,研习资生之术成为社会风气,是与经世致用的思想文化潮流是一致的;这一时期农书的出现是农业文化发展的新现象。第七章为“农业交流”,分述广东与江浙等华东及邻近各省的农业交流;主要外来作物番薯、玉米、花生、烟草在广东的传播,这些作物对推动本地有特色的农业技术和粮食结构、经济作物结构有很大的作用。本篇的结论是明清岭南农业的大发展使本地迅速上升为南方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充分说明明清广东经济社会的“后来居上”主要是农业发展为基础的。
  下篇为民国时期—近代农业的兴起,时间从1912年到1949年11月广东的农业。共17万字,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农业危机和近代农业肇始”,分述农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反应;近代广东农业的肇始是宣统年广东地方农林试验场的建立和在民国初年该场的运作,新式农林企业的建立也预示了近代农业的诞生。第二章为“农业教育与农业行政的兴起”,形成以农业高等农业教育为核心的包括各个层次的近代农业教育体系,培育了近代农业所急需的人才。农业行政机构逐步演变,在三十年代初期基本完善,农业改良政策是广东当局与农业界互动的结果。第三章为“主要农业经济部门和相关学科的建立”,分述稻作改良过程和稻栽培学的兴起和在培育推广优良稻种中的作用,优良稻种推广体系在抗战中完善,对战时粮食增产有一定作用;蔗糖改良成为20世纪三十年代前期广东最重要的经济改良,机器糖厂的建立迅速推动优良蔗种和栽培技术的传播,同时甘蔗栽培学和糖加工学也在这一时期建立并对糖业改良有贡献;在顺德南海的蚕业改良在战前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优良蚕种的育成和蚕种推广体系的建立,蚕桑学和缫丝学诞生并在蚕业改良中起作用;园艺学研究嫁接、博枝、防虫等技术及其在园艺生产中的应用。第四章为“其它农业经济部门的改良和相关学科的建立”,分述林业改良和林学的建立,林业推广体系在战时还发挥作用,显示当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水利工程学在民国早期从外国直接引进,国家的治水机构对传统水利社会整合,这时期水利工程的数量超过明清,对传统社会水利社会的改造、新的治水体系和治水方略确立也是水利发展的成就。植物学、植物保护学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建立。畜牧改良以兽医防治成绩最著,畜牧学对牧草研究、畜禽良种繁育有贡献。农产制造学对各类农产品的加工技术都有研究,其中以罐头制造为著。水产养殖学对淡水养殖技术有重要突破。第五章为“农业科学的其它分支与农业科学交流”,分述在农业改良过程中土壤肥料学直接作用于农业规划、土壤肥料改良、农业经济作用于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的改良决策。在改良生态农业和防虫治虫中,出现了农业生态学的萌芽;农业推广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出现了农业推广学基本理论的探讨。中央政府与广东当局在制定农业政策中的交流和影响,广东农业改良对邻省的影响。第六章为“农业文化、乡村社会和农业商业化”,分述农业科学家对农业科学体系建构的思考、农业文献的大量涌现推动了农业新技术的传播、农业新文化使乡村民俗、农事月令等产生新变化。农业法规是近代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其颁布数量之多和实施对农业改良有重要影响。农业改良令乡村宗族、旧式士绅在乡村的统治受到削弱而被动接受农业改良。农业改良使农民受益,而生产关系的变动不因农业改良而发生,农业改良的效果亦因此打折扣。交通和墟市的发展使农业商业化大大超过前代。本篇结论是由于农业改良的实行和农业推广体系的建立,农业科学各分支学科随着农业改良而发生并进步,研究成果为农业生产实际服务。战前广东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战时以粮食增产运动取得成绩,而对抗战有贡献。近代广东农业科学体系初步成型,其中作物栽培学、林学、土壤肥料学、农业经济学都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学科。
  3、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
  学术价值:(1)第一次以详细扎实的史料叙述了从原始社会到民国时期的广东农业史,本书的主要观点将对广东通史、岭南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有贡献。(2)叙述时间跨度长,学术视野开阔。长时段、多角度的专业研究,对各个时段的农业史都有独特的见解,将在学术界会引起一定反响。(3)史料丰富,不少史料是第一次披露,或者对常用史料有新的解读。应用的地方志、农书、考古报告、碑刻、谱牒、民国时期的农业著作、农业杂志、档案等文献数百种。
  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1)本成果以其丰富内容、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对将来广东通史、岭南文化的深入研究都提供重要的参考。(2)本成果所论述的宋元农业变革、明清大发展、民国农业改良都将给广东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都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3)本成果所论述农业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必须重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生产发展和乡村社会变化对岭南历史的推动作用。
  (本文作者:吴建新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2005-200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 邮政编码: 510635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粤ICP备06074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