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成果
“传统”与“现代”交互视野下的古代文学经典
2017-08-21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以来,以“现代”眼光观照和研究“传统”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经典,已成不可逆转的现代之局。这一方面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现代”与“传统”,正是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发明,才推动了文学与文学批评经典从内涵到外延的不断传承与新变。但是另一方面,在中国悠久的文学与文学批评史上,像新文化运动以来这样以十分剧烈乃至断裂的方式所体现出来的“现代”与“传统”的对峙,则又是前所未有的,其中不乏偏颇、偏激之处,而我们站在百余年以后的今天,对于这些偏颇、偏激之处也许看得更为清楚。本课题即以集聚于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经典之上(或者由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经典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传统与现代的交互视野为对象,尝试分析和总结其利弊得失。

 

  2、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本课题主要从“传统”与“现代”的交互视野出发,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经典。具体来说,论文《古代文学研究的“早期现代”》、《早期现代经验的诗性领会》主要研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文”的观念、“文学史”观念,及范当世、陈三立等经典诗人的诗作,论文《分化与逆分化:<文心雕龙>新论》则研究“现代”文学观念及社会学观念与“传统”批评经典《文心雕龙》的对接;3篇论文合起来从“文”与“文学史”观念、文学创作实践、文学批评实践等三个有异而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共同聚焦于“传统”与“现代”交互视野下的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经典。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经典源远流长,但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正是中国文学与文学批评史上“传统”与“现代”嬗变、交替最为激烈、最为典型的一段时期,本课题将之概括为“早期现代”。据此,论文《古代文学研究的“早期现代”》重点探讨“早期现代”时期建立在不同文学经典之上的“文”与“文学史“观念;论文《早期现代经验的诗性领会》主要研究范当世、陈三立、黄遵宪、郑孝胥、易顺鼎等当时最为杰出的五位经典诗人的诗作。这一时期的诗人与批评家,他们是甫一出生即受到西学冲击与影响的最早的几代人之一,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早期现代”阶段,又正当心智与人格最为成熟的盛年,大半人生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文教体制中度过,即使这些体制坍塌,其文化习性与价值理念也还深深根植于历史之中。因此,他们所处的跨世纪前后三四十年,既不同于以往数千年的固有传统,又不同于此后西方话语占据主流的完全现代、极端现代,两篇论文正分别从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诗歌创作)等两方面,呈现这种“传统”与“现代”交互阐释所应有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具体来说,论文《古代文学研究的“早期现代”》通过对刘师培、章太炎等人对“文”的观念及汉魏六朝经典诗文作品等的探讨,指出他们都共同着眼于古今之间的“绵延”与“转化”,中西之间的以我为主、折衷互映,较好地实现了古代文学研究现代性与古代文学传统丰富、独特性的合理平衡。“早期现代”的经典观与新文化运动以后以西方“纯文学”、“文学革命”等观念为依归的“现代”经典观,是两种不同的现代。今天,当古代文学反思自身“(西方)现代”学科与现代经典观念的偏差,实际上也就必然会回到“早期现代”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与选择。论文《早期现代经验的诗性领会》则认为,陈三立、范当世、郑孝胥、黄遵宪、易顺鼎在传统诗论和一般研究里差异甚大,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早期现代阶段,他们实际上都共同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现代性变局。陈三立之倔强不甘、范当世之遐想出离、郑孝胥之哀挽悼惜、黄遵宪之越界苍茫、易顺鼎之名士騃狂,都是在传统与现代的拉锯战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心性体验与精神气质。他们以焦灼、绝望、死亡甚至汉奸的不齿名誉为代价,尝试着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担当精神的摆渡人,理解和把握早期现代的状况,并且连同精神摆渡的困难、理解和把握的局限也一起呈现出来。这些早期现代的经典诗人与新文学革命后一意趋于(西方)现代的极端现代、简单现代构成对照,也与今天对极端现代、简单现代的种种反思和批判构成对话。
  而说到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经典,《文心雕龙》是最当之无愧的代表之一。论文《分化与逆分化:<文心雕龙>新论》认为,近百年来的龙学研究范式主要是在西方近现代文学观念影响下形成的,《文心雕龙》实际上面对和和处理的是当时社会、文化及文学的分化问题,而清末民初以来,在西学大举入侵和全面影响下,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也发生空前剧烈的分化,如何在社会分化、文学分化的现代性状况之下设想和推进文学的社会化功能,也使得《文心雕龙》获得了自身的现代性意义,为于今为烈的分化之局提供中国古代传统的解决之道与借鉴之镜。本论文以《文心雕龙》为个案,具体而微地折射出以古代文学批评经典为中心的“传统”、“现代”视野其实还有着不断移位与重新组合的多种可能性。
  “传统”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经典在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史上代有其作,数量巨大,本课题现已完成的3篇论文虽各有代表性,但也仅能尝鼎一脔,窥斑知豹,与对本课题进行真正全面、深入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距离。


      (本文作者:沙红兵  广州大学教授)

主办: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小组 协办:南方网
版权所有@ 2005-200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 邮政编码: 510635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粤ICP备06074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