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成果
Chinese Lexicography in the 20th Century
2016-09-05

  由广东商学院雍和明教授承担的06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Chinese Lexicography in the 20th Century》(项目批准号:06K—08)已结项,结项等级为“优秀”,最终成果为专著。该成果以当代词典分类法为基础,按类别全面阐述了我国二十世纪词典发展概况、特色、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选题新颖、创新显著、特色鲜明、行文清楚、结构合理,有较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词典研究中一项标志性的优秀研究成果。
  该成果的重要特色、创新和建树:
  1、研究视角新颖,颇有独到之处。将20世纪中国词典学发展的史料置于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演变与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考察,运用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种学科理论解释了词典与语言、词典与社会、词典与文化之间存在的互为依存、相互影响辩证关系,从而展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词典学发展规律,突出了词典史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学术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研究范围广,内容全面。全书共分七章,涵盖了我国20世纪出版的所有词典类别,包括语文词典、方言词典、专科词典、专项词典、百科词典(含百科全书)、学习词典、双语词典、多语词典、少数民族语言词典、电子词典等,对我国港澳台地区20世纪的词典编纂事业的发展概况也有专章评介。在充分阐述这一历史时期各类词典的发展状况和主要特色后,对20世纪中国词典学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反思和总结,并就词典学的属性和地位的界定、词典学的分类以及词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可以认为,这是一部史论结合、全面阐述我国20世纪词典发展的严肃之作。
  3、研究重视史料的考证和文献引用的学术规范。凡引用的史料,均以第一手资料为准并标明作者、出版单位和出版时间。在史料方面,以词典类别为纲,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以时间为序,采用史论结合的手法组织全书内容,既涉及了不同类别的词典之发展概况,又突出了特定时期代表性辞书所具备的时代特色和编纂风格;既有平实的史料陈述,也不乏精辟的评说,做到要言不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该成果的学术价值、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
  1、克服了以往词典史研究中“就史论史”的不足,把个案研究与宏观的理论概括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史论结合,内容丰富,不仅描写了大量的词典,而且从理论高度多方面阐述了词典的内在发展规律,丰富了我国词典学研究的内容,能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推动我国词典学研究的步伐,对当今辞书的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对我国的辞书文化和汉语言文化的教学、传播都有积极作用。
  2、详细分析了大量各种各样具有代表性的词典,归纳出它们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为词典编纂实践提供可以借鉴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对于改进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等方面的设计,提高相应类型词典编纂的质量具有很大的价值。
  3、成果以英语撰述,为向西方推介中国词典的辉煌历史和成就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国内外词典学界的交流。

  《广东社科规划要报》(第二期)

主办: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小组 协办:南方网
版权所有@ 2005-200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地址:广州市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9楼 邮政编码: 510635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粤ICP备06074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