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
作者
|
工作单位
|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
东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研究
|
陈立平
|
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
|
东莞日报,2003.4.21
|
试论加强《资本论》经济哲学研究的意义
|
余静
|
华南师范大学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2
|
全面协调发展: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
|
曾慧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
|
社会科学,2001.3
|
先验偶然命题与后验必然命题——兼译蒯因和克里普克的意义和命名理论
|
陈晓平
|
华南师范大学
|
哲学研究,2001.2
|
哲学教育改革之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教材
|
王宏维
|
华南师范大学
|
哲学研究,2000.9
|
本体论与逻辑
|
胡泽洪
|
华南师范大学
|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
The Relational Probability Semantics for Belief Revision(适于相信修正的关系概率语义)
|
李小五
|
中山大学
|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3.3
|
刘奋荣
|
|
|
戴维森的规律观及其方法论底蕴
|
李平
|
中山大学
|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10
|
论比较哲学:从现代中国学术的经验看
|
陈少明
|
中山大学
|
浙江学刊,2002.2
|
论新时代科技的僭越
|
毛萍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4
|
论开放社会的基本特征
|
方真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
|
文史哲,2000.4
|
进化稳定均衡与纳什均衡——兼论进化博弈理论的发展
|
张良桥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
经济科学,2001.3
|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协整检验
|
陆军
|
中山大学
|
经济研究,2003.8
|
钟丹
|
|
|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
|
王曦
|
中山大学
|
经济研究,2001.10
|
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
|
舒元
|
中山大学
|
经济研究,2002.11
|
徐现祥
|
|
|
要市场,也要政府:互动中的互补——两大自由主义经济观比较
|
王廷惠
|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
学术界,2002.1
|
关注价格垄断的危害和治理
|
文武汉
|
广东省物价局
|
中国物价,2001.9
|
中国股市市盈率分布特征及国际比较研究
|
何诚颖
|
深圳市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
经济研究,2003.9
|
我国商业银行非系统金融风险的度量及预警实证研究
|
管七海
|
深圳市招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经济科学,2001.1
|
冯宗宪
|
|
|
腐败成因的经济理性与预期效用的论析
|
郑利平
|
中共云浮市委员会
|
中国社会科学,2001.1
|
穗沪杭苏综合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
|
高殿瀛(组长)
|
广州市统计局
|
广州统计信息,2003.12
|
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
|
王霄
|
暨南大学
|
经济研究,2003.7
|
张捷
|
|
|
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张建琦
|
中山大学
|
经济研究,2003.10
|
黄文锋
|
|
|
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中国案例研究与国际比较
|
李广众
|
中山大学
|
统计研究,2003.1
|
王美今
|
|
|
加入WTO对广州商品流通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
徐印州
|
广东商学院
|
南方经济,2002.3
|
中国外汇储备因素模型及其政策影响分析
|
张海梅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
|
社会科学战线,2003.4
|
广州市刑事犯罪常态研究
|
朱穗生
|
广州市公安局
|
公安研究,2003.4
|
《独资企业法》探微
|
李伯侨
|
暨南大学
|
中国法学,2000.3
|
当代西藏妇女的婚姻状况与家庭地位——对拉萨市与山南地区200户家庭的调查
|
王金红
|
华南师范大学
|
民族研究,1999.3
|
不方便法院原则三题
|
袁泉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中国法学,2003.6
|
关于证据排除规则的理性思考
|
房文翠
|
广东商学院
|
中国法学,2002.4
|
丁海湖
|
|
|
现代理论视域中的中国法治
|
任强
|
中山大学
|
中外法学,2000.5
|
消费者:人的法律形塑与制度价值
|
谢晓尧
|
中山大学
|
中国法学,2003
|
论宪法学基本问题
|
吴家清
|
广东商学院
|
法学评论,2002.3
|
宪法上“人的尊严”
|
李累
|
中山大学
|
中山大学学报,2002.11
|
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
|
朱健刚
|
中山大学
|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
|
论地方志的本质属性——兼与“官修性”说商榷
|
胡巧利
|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中国地方志,2000.1
|
“封锁香港”问题研究(1868-1886)
|
陈新文
|
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
|
近代史研究,2003.1
|
战国时期燕墓陶器的初步分析
|
郑君雷
|
中山大学
|
考古学报,2001.3
|
试论高昌国的佛教与佛教教团
|
姚崇新
|
中山大学
|
敦煌吐鲁番研究,1999.12
|
百越民族的水稻、浮稻与“鸟田”传说新解
|
刘付靖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民族研究,2003.1
|
乾卦六龙态的天文含义研究——《左传》“龙纪”历法钩沉
|
宋会群
|
韶关学院
|
史学月刊,2002.2
|
建立现代报业新机制
|
杨兴锋
|
南方日报
|
《创建中国传媒新闻机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7
|
文建明
|
|
|
李庆余
|
|
|
语文辞书利用训诂材料应避免的问题
|
王彦坤
|
暨南大学
|
中国语文,1999.1
|
试论中国美学的现代性理路
|
吴予敏
|
深圳大学
|
文艺研究,2000.1
|
从《生民》到《离骚》——上古诗歌历史发展的一个实证考察
|
郭杰
|
深圳大学
|
文学遗产,2001.4
|
前置形容词集聚的二语习得
|
王初明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Language Learning,1999.3
|
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
王东风
|
中山大学
|
中国翻译,2001.5
|
论元代婺州文学集团的传承现象
|
欧阳光
|
中山大学
|
文史,1999.4
|
中国叙事:知青文学流程的基本范式
|
郭小东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粤海风,2003.3
|
历史回顾引发的美学思考
|
赵宋光
|
星海音乐学院
|
音乐研究,2000.3
|
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
张卫
|
华南师范大学
|
心理学报,2000.4
|
人文教育特点新探
|
张祥云
|
深圳大学
|
高等教育研究,1999.6
|
学习记忆恢复过程的时空波动规律
|
陈育庭
|
江门市教育局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4
|
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社会化
|
周振林
|
广东商学院
|
理论探讨,2002.2
|
传统中国文化处理心理健康问题的三种思路
|
景怀斌
|
中山大学
|
心理学报,2002.3
|
伯明翰文化研究中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解析
|
张等菊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比较教育研究,2002.6
|
从《罗宾斯报告》到《迪尔英报告》——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路径、战略及其启示
|
刘晖
|
广州大学
|
比较教育研究,2001.2
|
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开发过程及条件评价
|
张连绪
|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
职业技术教育,2003.7
|
后现代思潮与叙事心理学
|
施铁如
|
广东教育学院
|
南京师大学报,2003.2
|
带时间约束的两机连续生产系统作业计划算法
|
王国庆
|
暨南大学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tters,2001.12
|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
|
胡玉明
|
暨南大学
|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
|
动态竞争:中国主要彩电企业的实证研究
|
叶广宇
|
|
|
杜党勇
|
|
|
蓝海林
|
|
管理世界,2003.4
|
谢洪明
|
华南理工大学
|
|
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二元化趋势研究
|
孔小文
|
暨南大学
|
中国工业经济,2003.5
|
土地非农化调控机制分析
|
张宏斌
|
中山大学
|
经济研究,2001.12
|
贾生华
|
|
|
New Public Management in the Early Modern Period:lessons From Fax Farming History
|
马骏
|
中山大学
|
Administrative Theory and Praxis Vol.25,No.4,2003
|
中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比较与思考
|
习万球
|
广东商学院
|
图书馆论坛,2001.4
|
电子馆藏及其发展政策研究
|
罗春荣
|
中山大学
|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2
|
曹树金
|
|
|
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性——对企业家能力的一种概括
|
林祥
|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0
|
|